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名称描述内容
当前位置:
【活动回顾】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黎明《EBERs原位杂交检测的常见问题及质控要点》
来源:http://www.biolynx.cn/aboutus/114/724.html | 作者:杭州百凌生物 | 发布时间: 952天前 | 46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随着EBERs检测应用范围越来越广,检测技术逐步从手工走向了自动化。EBER检测的标准化、规范化以及质量控制越发引起行业关注。

6月11日,百凌生物举办的病理质控大家谈第二期直播课程中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黎明老师带来的《EBERs原位杂交检测的常见问题及质控要点》主题课程,从EB病毒及其致病原理、EBERs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及要点、EBERs检测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三个方面,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,与大家分享了EBERs原位杂交检测中多种影响因素,实验中需要关注的要点,以及如何通过自动化仪器的使用以及使用新型阴阳对照品,从而实现EBERs原位杂交检测的自动化与标准化,提升检测的可靠性。
徐黎明老师认为组织固定、脱钙处理、酶消化修复、杂交条件等因素会对EBERs原位杂交检测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
 

  1. 固定:及时、充分的固定不仅可以让EBERs保存得更好,定位更准确,还可以防止组织被过度修复。

  2. 脱钙:更温和的固定脱钙方式可以提升脱钙组织的EBERs检测效果和阳性率。

  • 尽量使用温和的固定剂(比如骨髓组织使用不含苦味酸的固定剂);

  • 非酸性脱钙液(螯合剂替代酸液);

  • 脱钙时间适度;

  • 冲洗要充分。

  1. 酶消化修复:过度修复致组织破坏严重,造成假阴性或无法判读。

  2. 杂交条件

  • 切片杂交前酒精冲洗干片;

  • 探针试剂杂交前复温;

  • 杂交探针的量;

  • 杂交时试剂封盖的程度;

  • 杂交的温度和时间。

 

PART 2  EBERs原位杂交检测如何标准化

 1、标准化实现方式之一,便是通过自动化仪器的使用。 
徐黎明老师认为,自动化仪器的使用,可以完成从烤片到苏木素复染的全流程管理,有效避免了手工操作的复杂、繁琐、个体执行差异大的难题。此外,自动化仪器可以实现包括试剂管理及流程的追溯管理,易于实现质控体系管理。

2、标准化实现方式之二,是通过设置阴阳对照品。
 
为了保证每个检测样本均能被有效地判读,EBERs检测需设置阴阳对照。阴性对照,需选择确定无EB病毒感染组织标本。阳性对照,需选择阳性定位清晰、显色明显确定感染病毒的组织标本。然而,组织作为阳性样本,存在不易收集、单次实验使用量大,制备、使用及管理、所需工作量大,不利于广泛推广等缺点。由百凌生物开发的新型质控对照品,染色均一性好、可长期稳定供应、批间一致性高且使用便捷,可有效解决组织质控存在的难题。

PART 3  问答环节

 Q1:手工做EBER,周五制作切片加探针到周一终止,再加抗体显色,对结果是否有影响?A:杂交过程中不干片,影响不大;如果发现探针干掉的情况,需要充分冲洗或者用温水冲洗。 Q2:EBER液态细胞质控品,使用时在哪个步骤滴加比较合适?A:捞片之后稍微晾干一下,再滴加液态细胞质控,然后进行烤片;滴加时切片上水太多的话可能会污染到组织。 Q3:原位杂交的时候,如何避免非特异性的背景?A:不要特意拉长免疫组化流程中步骤的时间;可以对内源性过氧化物酶进行阻断,但是要慎重。 Q4:使用EBER液态细胞质控品,是否存在污染待检组织造成假阳性的风险?A:污染风险的大小,很大程度上和操作有关;滴加液态质控后等到悬液干了之后再移动切片;染色过程中也存在液态质控脱落掉到组织位置的小概率事件,液态细胞质控有较高的识别度来鉴别。 Q5:液态细胞质控和液态组织质控,除了液态组织获取比较困难,还有什么别的区别?A:两者各有优点;液态组织质控可以保留组织结构,可以帮助有经验的技术员判断切片质量;液态细胞质控细胞分布更均匀,没有细胞折叠的情况,不存在伦理限制,能够有效解决稀缺样本限制 观看课程回放请